【學佛者的基本前行(二)】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
學佛者的基本前行(二)
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
民國77年5月1日
講於台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演講廳
陳元暉 記
(本文刊登於晨曦通訊第60期)
當我們探討生命的真相時,每一個人都可以有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領悟。例如,一位計程車司機,他可以沒有佛堂,他可以沒有上師,也許他有一個很驕傲的上師,然而他仍然可以領㑹到生命的真相。當他了解生命真相時,他就知道如何放鬆。而在寺院中,有位出家人,周圍環繞著佛陀所說生命真相的經典,他從來不去閱讀,即使讀了,卻用不同的心態去讀,但他沒有了解到生命的真相,也許他了解了一點點,但也只是宗教方面的知識,對生命的真相完全沒有了解。我想他一定很無知的,比那位計程車司機還無知,因為他不知道如何放輕鬆。所以這是為什麼我們研究修持前行法時,不要去研究生命之外的東西,這點很重要。
大部份的人都比較無知,滿足於現世的生活,一直都在誤解快樂與痛苦,喜歡等待、希望、期望和計劃,所有這些意圖都是緊張焦慮。但是無知的人卻喜歡過這種生活──喜歡希望、希望很快就見到你、希望你活得久一點、希望你活得好一點,這些其實都是痛苦,這些真的不好。我們必須要了解這些。早上吃早餐、中午吃午餐、晚上吃晚餐;明天也同樣,再後天也是一樣。有時候發生戀愛,事實上,這些會慢慢帶來痛苦。有些時候有粗暴的行為。有些比較聰明的人就會這麼想:在這些部份生命的背後必定存在著某些意義或真相,像這種人是很難得的。即使他們有這種想法,還是仍然有很多錯誤的方向。在對生命現象產生疑問的時候,也許會到處去請教,去問朋友,也許在一些朋友中,有一個人說:「在這個城市裹有位偉大的老師,他或許可以幫助你。」這樣很好,於是他就去了。這裹最重要的一點是,大部份的聰明人到了那裏之後,就被這位老師所影響;不過這樣還好。但是有些人的生命成為被用湯匙餵的人,這樣就不好了,特別是當你的生命變成二手的生命而沒有邏輯的理由時,甚至你只是重複老師所說的話。如果你的老師說佛陀是好的,你不加思索也就說佛陀是好的,而不知道什麼是佛陀;說娑婆世界是壞的,你也就說娑婆世界是不好的。然而現在怎麼樣呢?你還是一樣地回到無知的狀態。
首先你是很不好的,過了一段時間,想到我應該做些事,生命是什麼?然後去見老師,從內心深處發出,問了一些問題,老師也照往常回答:「佛陀是好的,娑婆世界是壞的。」如果我們稍微用智慧來聽則還不錯,但是我們大部份都在聽老師講。而事實上沒在聽他,我們只是在模仿他,嘗試假裝他,大部份的時間在取悅他,來滿足我們這些疑問,這樣慢慢地進入精神的物質化世界。如果我們是聰明的話,我們到老師那裡,我們接受同樣的教導,但是我們的心總是在思索生命的真相,我們閱讀經典,在經典中有些是給世俗的人看的,所以有些神化故事。當我們看到這些時,我們儘量以不同的觀點來讀,例如有一部經典,在開頭時,講得很美妙,敘述佛的性德、佛的神通道力,他可以將宇宙納入一原子中,可以將十方納入一方,很多像這類的描述。因此,各位若是不了解佛法的普通人,就會以為佛陀是超人;如果只會模仿老師或被湯匙餵的「二手」人,有盲目的虔誠心,他怎麼想呢?(待續)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