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學佛者的基本前行(三)】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



學佛者的基本前行(三)

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

民國77年5月1日
講於台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演講廳
陳元暉 記
(本文刊登於晨曦通訊第61期)


  (接續上文)如果我們是聰明的話,我們到老師那裡,我們接受同樣的教導,但是我們的心總是在思索生命的真相,我們閱讀經典,在經典中有些是給世俗的人看的,所以有些神化故事。當我們看到這些時,我們儘量以不同的觀點來讀,例如有一部經典,在開頭時,講得很美妙,敘述佛的性德、佛的神通道力,他可以將宇宙納入一原子中,可以將十方納入一方,很多像這類的描述。因此,各位若是不了解佛法的普通人,就會以為佛陀是超人;如果只會模仿老師或被湯匙餵的「二手」人,有盲目的虔誠心,他怎麼想呢?當然,佛陀有能力做到,可是我們不能,就是這樣!他們的了解僅止於此。為什麼佛陀能,而我們不能呢?這些人可以說只是狂熱的宗教徒,他們相信分化對立。

  認為佛陀是超過我們的時候,則以完全不同的角度來讀這些經書,就會想,小和大其實是唯心所造,事實上沒有最大,沒有極大這樣的東西,也沒有小。因為現在我們能細分為很小的東西,過了幾年之後,可能再細分;原先為大的東西,也可能變得更大,大或小端視我們如何使用。無知的人認為大小真有外在的存在,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對於高度的觀念混淆。高、漂亮;矮、糟糕,為什麼世俗凡夫總是有這些大小實體的概念?其實,這些並沒有客觀性的存在。所以,佛陀知道根本沒有諸如大小等問題。因為他知道這一點,所以他能夠把整個宇宙放進一顆原子內。如果我們沒有大小概念的問題,我們也可以把大的東西放到小的東西裡面。這部經典,其實就在講這個道理,但是它是給很多不同的讀者讀的。

  所以,經典說,佛陀沒問題,他有辦法把整個宇宙放進一個原子裡面。正如我所說,當有智慧的人來讀這部經典時,佛陀與我自己不可分,是心的實相,依據這個實相,沒有小的存在,甚至沒有把大的東西放進小的東西這件事。能夠這樣修學的人他就已經了解佛教,認為漂亮的事物才是佛教,他不會去品評任何事物,他不受佛教的束縛。今晚我要強調的是最狡猾、最壞的東西就是佛教。任何時候我們能夠達到超越佛教所稱呼的境界,這樣是不錯的。在娑婆世界中,地獄、佛教和涅槃三者,我認為地獄比較好,每一個人都想逃離它。但是佛教徒沒有人願意從中逃離,因為不願遠離,所以都在佛教中爭奪。(待續)

留言